杞县人民政府

您当前的位置:

孟广洛

来源: 责任编辑: 发布时间:
打印

       孟广洛(?~1925),字伊东,人称“伊东先生”。傅集镇傅集村人。明天启朝礼部尚书孟绍虞第11代孙。祖籍山东,清初由山东迁河南。父辈在县南西马楼落户,后移居傅集。孟广洛出身仕宦之家,富而好礼、乐于助人、勤学。光绪十九年癸巳(1893)恩科体元(举人第一名),修选知县,孔庙祭祀官。民国初期任杞县教谕,著有《伊东先生文集》。民国八年受聘修《杞县志》,历时12年,因期间时局变幻不定,工作时干时停。后孟广洛应禹县聘修《禹县志》。《杞县志》终未完成全稿。该志虽未成书,但给后人传留下来两种宝贵资料,一是《杞县志》手抄本,共17册;二是采访资料,名为《杞县志采访手册》共76册。其收录资料已开始用现代眼光观察杞县的历史和现状,所留体例和资料可为后代修志所借鉴。孟广洛在清末办私塾多年,亲授弟子200多人。中华民国建立后,出任杞县教谕,极力引进西学,创办师范、农业和化工学校,提倡教育与实业救国。其家素称开明,子弟多倾向革命。

       其次子孟墅垣,清宣统元年(1909)拔贡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杞县政协副主席,县人民政府副县长。河南省第一、二届人大届代表。

       三子孟紫垣,前清秀才,开封政治学堂毕业,清末曾参加过同盟会,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领导的睢杞太抗敌自卫团总团长,中共“水东中学”名誉校长。

       四子孟新垣,前清秀才,北京政法学堂毕业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主要办私塾和从事律师工作。吴芝圃、张海峰、段家让均为其得意门生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南省图书馆馆长、省文史馆馆员、政协河南省第一、二、三届委员会委员。

       孟家兴旺时期共有2000亩良田。在傅集村中心建有十四个院组成的孟氏家园。在傅集东地建有占地20余亩的花园一处,人称“伊东花园”。孟家虽富有,对人都极慈善,逢灾荒年景,青黄不接之时,家中支起四口大锅,发放“舍饭”赈灾。因此为乡人念之。


相关文件:

    【下载DOC】 【关闭窗口】
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    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