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寨乡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,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林下种植、养殖等林下经济。一批农民在林下“掘金挖银”,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。目前,林下养殖已经成为当地百姓实现增收致富的新途径。
日前,记者在西寨林场田园分场林下种植基地了解到,从去年的10月份开始种植赤松茸,陆续经过40多天的生长,赤松茸就可进入采摘期。在冷库储藏室,工人们正在往冷藏车内装运新采摘的赤松茸并运往供应地进行销售。
由于现在是赤松茸的采摘旺季,所以种植的赤松茸需要尽快采摘。家住附近的村民郑冬梅,这几天每天都来这里务工分拣赤松茸,以确保赤松茸的质量。这些赤松茸经过采摘和加工后,将会销往各地。
村民郑冬梅说:“我是这附近村里的,离家也比较近,一天也能挣七、八十块钱,也能照顾家这也挺好的。”
西寨林场田园分场林下种植面积达30多亩,主要种植有羊肚菌、赤松茸等品类的食用菌。目前正是赤松茸采摘期,在赤松茸种植基地,一片繁忙景象映入眼帘,来这里务工的村民们穿梭在树木之间,忙着采摘、清洗赤松茸。树底下,一垄垄由木屑、稻壳、玉米秆等铺就的“软床”上,一簇簇赤松茸破土而出,粗壮的菌柄顶着酒红色的菌盖,宛如一把把撑开的小伞,为村民撑起了“致富伞”。
种植基地负责人吴园园说:“今年我在西寨林场种植了有30多亩赤松茸,每天包括采蘑菇的有30到40人,每天工资70到80元左右,我们的蘑菇销往到上海、北京、福建等地,每天的需求量供不应求。”
此外,除了林下种植,还有林下养殖。西寨乡养殖大户吕永久,2020年在西寨乡党委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通过土地流转在西寨林场承包了林地,发展林下蛋鸭养殖。他先后自筹资金建成了十几座蛋鸭养殖大棚,并成立了西寨乡久华养殖场。与此同时,吕永久致富不忘乡邻,常年安排当地脱贫户来鸭场务工,让周边村民与他共同致富。
据了解,林下养殖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,还实现了生态循环。目前西寨乡林下养殖主要有鸡、鸭、鹅三大类,养殖面积1000多亩,带动农民增收500多万元。下一步,西寨乡将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林地资源,探索更多林下经济发展模式,将“小菌菇”打造成“大产业”,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